微然载酒

等一天靠岸。
Si tu vois ma mère - SIDNEY JOSEPH BECHET

非常喜欢《午夜巴黎》。It's a lovely story.


电光布影:

【The Dream】梦境午夜,情迷巴黎

文/冯晓曦

巴黎是一座流动着感情的城市。在自由的美国导演眼里,这里的多情便促成了一座最适合艳遇的天堂,不论是理查德·林克莱特那美的不成样子的《爱在日落余晖时》还是伍迪·艾伦最近的《午夜巴黎》,这样的电影中往往都流动着相似的气息,或甜腻或梦幻迷人。有评论说《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给那些欣赏文学艺术,可做的职业又与艺术沾不上边的闷骚文青们书写的一份梦幻的文学情书。真是个恰当的比喻,但与此同时,这又何尝不是导演自己最渴望经历的一场文学之梦呢。

电影的剧情基础无比简单,男主角与未婚妻从一开始就产生分歧,观众当中十有八九都能猜到最后他们恐怕要分手,但是梦境的出现让这样的剧情立即蒙上了迷人的色彩。吉尔写的小说里,主人公是个怀旧商店的老板,就好比拍怀旧电影的人心里一定向往着那已经逝去的“黄金时代”和“美好时代”,吉尔在自己生活的时代里找不到寄托,每天生活在未婚妻的数落和不理解中。于是他被安排在一个几乎完全看不到现代化标志物的街道转角,午夜钟声响起后,被古老的老爷车带回心目中的“美好时代”。穿越了三个时间,在神秘的午夜汇成导演心中最美好的巴黎。最美好的巴黎,如果时间不能达成,那就用电影创造一个。

令人称道的是影片对诸多文学巨匠、艺术大师的还原程度。不仅是演员相貌上的神似,更是导演对每位大师精神性格的理解,泽尔达·菲斯杰拉德的敏感纤细神经质,海明威那种“男人一来到世上,就是战斗”的硬汉形象十分鲜明,或者是不同于以往认识中的执拗的毕加索,更漫画化的达利,但这样的形象脱胎于画家的作品,反而更加一目了然,不得不对导演独到的表现的视角叹服。再配上适宜而悠扬的爵士乐,20年代的巴黎便跃然银幕之上。

除去片中闪闪发光惟妙惟肖的文学艺术巨匠们,另一个抢眼的角色就是被吉尔不自觉地反感到甚至写到小说里调侃的“掉书袋”保罗。这个满口夸夸其谈卖弄我们不懂的知识的第三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一个招人喜欢的镜头,伍迪·艾伦先前的《安妮·霍尔》中同样讽刺过那种装腔作势的学院派,这不得不说是导演的诡计。

艾伦的电影和他的文章一样,一贯充斥着他渊博的学识,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知识面覆盖了政治、哲学、文学、科学、社会、经济、通俗文化、和差不多所有其他学科。在他眼里,午夜的巴黎充满了最最闪耀的天才和大师,这部九十四分钟的电影里填满了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名字: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科尔·波特、约瑟芬·贝克、达利、布努埃尔、曼雷……小说家,音乐家,舞蹈家,诗人,画家,电影人,摄影家,甚至皇帝都作为一个喜剧桥段乱入了。要是你全都不知道,你就没法读懂这些字儿,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他卖弄着这些名字和场景的同时也不止一次调侃着“掉书袋”的惹人生厌,所以你其实可以不懂,但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文学艺术在伍迪艾伦的眼里就如同是场梦境,他喜欢拿知识分子开涮,而他最好的作品却又恰恰只是给知识分子们看的,就像一个个文字的陷阱,美味而复杂,只需满怀期待与好奇在其中静静游走静静感受就最好了,一旦夸夸其谈,便被嗤之以鼻。于是那些一心扑入《午夜巴黎》中大量人名与文化背景,籍此有意无意炫耀出自己所知甚多的“小知识分子”们,恐怕也是落入了伍迪·艾伦的小诡计而不自知了。

伍迪·艾伦有自己强烈的哲学信仰,对他来说,宇宙始终是那个阴冷、暴力、毫无意义的宇宙,他的电影调侃悲剧,却在喜剧中加入悲剧的成分,他始终相信宇宙的虚无空虚,于是不断地在生活、艺术中寻找寄托,寻找人生的意义。在《曼哈顿》、《爱与罪》中,他都通过自己或他人扮演的角色发出过类似的言论,但好在他同时也有乐观主义的一面,总能在最后给人一点活下去的理由,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终于找到了这种悲观的排解方式,他把自己带入一场梦境,经历了自己认识里最美好的时代,最终还是回到了阴冷潮湿的现实,雨中的巴黎湿漉漉,但也是美丽的,所以梦中的女主角,吉尔爱上的那个美丽的阿德里亚娜,选择留在梦中不再醒来的阿德里亚娜,同时也是那其中少有的一个虚构的角色。

影片中的最后一夜,吉尔没有再去那个迷人的街角,而是在现代的灯光中享受雨夜的巴黎,不再需要逃避与未婚妻的矛盾,也终于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美好时代”而从梦境终于回到现实,一场更真实的艳遇为影片画上句号,这次是那个心有灵犀的法国女孩。

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

热度(41)

  1. 共1人收藏了此音乐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